环球今头条!智慧农业博览会: 解锁农业新科技
【资料图】
2023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日前在山东潍坊举办。来自中国、德国、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众多农业领域“高精尖特新”服务、技术和装备等竞相亮相,充分展示智慧农业发展成果,促进各国间的交流融通,助力共同发展。
在2023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上,记者看到,山东省农业农村遥感应用监测平台上,全省小麦种植分布和长势情况一目了然。山东省农科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骆秀斌介绍,农业“天眼”精准监控,为种植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高效服务。如有病虫害发生,能及时发现并提早采取措施。
不仅如此,在此次智慧农业博览会上,渗灌节水技术也吸引了众多目光。“渗灌就是在地下30厘米处埋入渗水管,间隔60厘米左右,相当于人体的毛细血管,通过这些渗水管直接把水灌入根系土壤中。这项技术水、肥利用率高,比喷灌节水60%,比滴灌节水30%,一般可节肥50%。”水发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智慧节水分公司总经理郭新伟说。
打开农田智慧管理系统,记者看到不同地块显示着红、黄、绿三种颜色。“红色代表着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就影响产量;黄色是未来三天内要解决的问题;绿色代表着比较平稳,没啥问题。”郭新伟介绍,系统根据现在已经普遍应用的土壤墒情、气象、虫情、苗情等监测设备采集的信息,对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给出作业方案,给出红黄绿的图示,相当于给农田安装了“红绿灯”。
一艘船16个船舱,乘客并不是人,而是大黄鱼,船舱不在水面以上,而是在水下。舱内的水下摄像头实时监测着水温、溶氧量、pH值等指标。每个舱6000立方米海水,一天循环16次。这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载着大黄鱼,长期在距离海岸70海里到100海里的大海里游弋。250克的鱼苗在这里生长半年,就能长成1斤多的成品大黄鱼。船上还有自动投喂、智能捕捞、包装作业系统。
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陈正斌介绍,根据大黄鱼最喜欢的水温等环境因素,船可以自航转场到福建、浙江、山东等南北不同的海域,寻找它们最喜欢的水域。养殖工船还可以拉着这些鱼,及时躲避赤潮、绿潮等,提高养殖成活率。
因为科技的投入使用,人们对农业、养殖业的传统印象正在被颠覆。农业变得越来越聪明。展会上的一系列新科技成果,令人对未来农业、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7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投资促进局获悉,我区以项目开工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导向,截至6月底,全区二季度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22-07-08
-
7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投资促进局获悉,我区以项目开工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导向,截至6月底,全区二季度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22-07-08
-
3月15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古交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公司拟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
22-03-18
-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中康时代康复医院、北京四惠中医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存在工作人员未严格落实定期进
21-08-30
-
中新网兰州8月28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冯志军)“刚开始说待三年,但三年之后又三年……”14年前受上级“委派”,在大漠戈壁深处的峡谷
21-08-30
-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张践)阿依古丽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2009年来到上海创业。十余年来,阿依古丽身边的小伙伴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21-08-30
-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记者翟濯)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8日举办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周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洪涝灾害共造
21-08-30
-
中新网防城港8月28日电(陈思华 罗婕 李尚珍)8月28日上午,广西防城港火车站增加4条到发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系广西“十四五”规划
21-08-30
-
河南第一产粮大市近800万亩未受灾秋粮长势喜人 有望以丰补歉 中新网郑州8月28日电 (记者 李贵刚)记者28日从“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
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