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普“开放麦” 致敬每一位科技工作者
每一次科学的探索,都始于一束心中的光,这束光汇聚成精神的火炬,撑起中国科技的脊梁。每一份科普的力量,都激起探索的渴望,这份渴望交织成拼搏的坐标,铸就梦想的征途。
【资料图】
5月30日,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湖北省科技厅用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开放麦”,致敬各行各业的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让科普点亮生活,让科技引领未来。
当天上午,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特色科技活动——科学“鄂”知道,碰撞科技火花,传播科技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五位分享嘉宾和三位飞行嘉宾走进物外书店,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一场“科普”主题的零距离对话。活动汇聚科普理论研究领域,聚焦江豚保护、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研究等领域知名科普专家,以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开放麦”向全国、全网展示湖北深厚的科教实力和科普力量。
(科普分享嘉宾与飞行嘉宾)
(韩晓乐)
韩晓乐:大V话“科普”
“什么是科普?怎样做科普?新时代科普该如何完成新使命?”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科普使者、2023年湖北省科技活动周推荐官韩晓乐作为第一位分享嘉宾,分享了自己关于科普的观点与想法。她认为,传递科学力量的最佳方式是科学普及,科学普及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是引导大众进行自我教育,保持终生学习。
(唐斌)
唐斌:长江江豚绽放长江的微笑
“江豚是长江里的旗舰物种,是长江生态环境的风向标,保护江豚就是保护长江,保护我们的家园。”来自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唐斌博士分享了长江江豚的故事。他表示,长江江豚的保护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和坚持,离不开长江保护法、十年禁渔等保护政策,离不开广大志愿者、NGO的参与。他号召大家参与到保护江豚的队伍中来,共同为长江水阔、江豚徜徉的景象贡献一份力量。
(柳芳)
本次“开放麦”科普飞行嘉宾、中国播音员主持人金声奖获得者、湖北之声副总监柳芳表示:长江江豚,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武汉市建设“数字江豚”,用数字技术赋能江豚等长江珍稀动物的保护,用数字手段传播生态保护理念。让我们进一步提升长江江豚的认知度,提升公众对水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保护长江江豚,推动长江大保护。
(朱贵波)
朱贵波: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
“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的出现,进一步让人们看到了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从事多种任务的‘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朱贵波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和发展趋势。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技术,已在全球引发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并催生了新的产业模式和经济形态,未来随着语言智能走向现实世界多模态具身智能,“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智能底座,赋能千行百业。
(彭华魁)
本次“开放麦”科普飞行嘉宾、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彭华魁表示: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为人们带来便利和惊喜的同时,也引发了相应的知识产权、数据安全、技术伦理等风险问题和隐患。生成式AI的风险值得共同探讨。
(姜昊)
姜昊:昆虫与生物多样性
“在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昆虫能让我们惊叹生命的神奇,发现生命的魅力,认识生命的不同,感叹生命的多样,欣赏生命的美丽,领悟生命的珍贵,感悟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质内涵。”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长、湖北省十佳科普达人姜昊分享了昆虫的故事,他号召大家多认识、了解昆虫的习性,“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有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
(王欣)
本次“开放麦”科普飞行嘉宾、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青年科普创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副馆长王欣表示:昆虫是大自然中与人类关系最紧密的邻居之一,虽然有些昆虫危害人类的农作物,传播疾病,但昆虫也为人类奉献了很多。我们要一起保护昆虫,保护环境。
(徐世球)
徐世球:沧海桑田四亿年
“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共同开创大武汉的美好未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湖北省十佳科普达人徐世球通过带领观众回顾沧海桑田的四亿年历史、深入探讨武汉环境的变迁,呼吁每个市民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认识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成为美好风尚。
(科普分享嘉宾)
科学“鄂”知道——专家科普“开放麦”以深入开展全国科技周活动为载体,以开放、创新的形式汇集传递科普新思想、交流科学新突破、分享科普新观点的“科普最强音”,为广大观众奉上一场有声势、有亮点、有味道的“科普盛宴”。现场观众表示:“专家科普开放麦让我感受到科普的力量,从昆虫到岩石,从江豚到人工智能,趣味科普解开了科学的神秘面纱,带领大家展开一场探索科学世界的旅程。”
(现场观众)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湖北,“科普”二字已不是科技工作者的专有词,科技创新从“硬核”到日常,频频“出圈”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生活的每一天。活动最后,韩晓乐作为科技工作者代表宣读《肩负时代使命 奋进科技强国新征程》,向全省科技工作者发出争做科技报国践行者、争做科技为民先行者、争做科学家精神传播者的倡议。
在专属于科技工作者的节日里,湖北用一场“开放麦”凝聚浪漫的篇章,点亮更多科普的梦想,奏响科普强音。
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特色科技活动——科学“鄂”知道,集聚新思想、新观点,碰撞科技火花,传播科技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活动汇聚科普理论研究领域,聚焦江豚保护、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研究等领域知名科普专家,以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开放麦形式向全国、全网展示湖北深厚的科教实力和科普力量。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7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投资促进局获悉,我区以项目开工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导向,截至6月底,全区二季度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22-07-08
-
7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投资促进局获悉,我区以项目开工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导向,截至6月底,全区二季度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22-07-08
-
3月15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古交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公司拟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
22-03-18
-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中康时代康复医院、北京四惠中医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存在工作人员未严格落实定期进
21-08-30
-
中新网兰州8月28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冯志军)“刚开始说待三年,但三年之后又三年……”14年前受上级“委派”,在大漠戈壁深处的峡谷
21-08-30
-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张践)阿依古丽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2009年来到上海创业。十余年来,阿依古丽身边的小伙伴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21-08-30
-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记者翟濯)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8日举办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周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洪涝灾害共造
21-08-30
-
中新网防城港8月28日电(陈思华 罗婕 李尚珍)8月28日上午,广西防城港火车站增加4条到发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系广西“十四五”规划
21-08-30
-
河南第一产粮大市近800万亩未受灾秋粮长势喜人 有望以丰补歉 中新网郑州8月28日电 (记者 李贵刚)记者28日从“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
21-08-30
- 湖北科普“开放麦” 致敬每一位科技工作者
- 国家铁路局赴朔黄铁路开展重载运输调研,在装备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 讯息
- 全球信息:小小少年,“弓腰”上学为哪般?小学生“大书包”现象透视
- 全球观天下!宏景科技(301396.SZ):宏景智能取得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
- 【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秦皇岛:20项措施支持港口高质量发展
- sneeze舞蹈完整版_sneeze
- 天玑9300要绝杀:采用4+4全大核架构 性能狙击A17功耗大降_全球快资讯
- 环球百事通!长沙在校大学生落户政策
- 杨宝峰院士在第二届中医药抗衰老大会指出: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取得重大进展 全球头条
- 港股异动 | 俄罗斯将建设首条高铁 时代电气(03898)涨超7% 中国中车(01766)现涨超5% 每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