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人文经济学 | 共识、共为、共享——人文经济相融共生的苏州启示
新华社南京5月31日电 题:共识、共为、共享——人文经济相融共生的苏州启示
(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刘亢、陈刚、杨绍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被置顶千年的苏州犹如苏绣至品“双面绣”:一面人文鼎盛,一面经济繁荣。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相得益彰成就了今天的苏州。岁月更迭流转,不变的是苏州一直住在国人心中,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的想象。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成就所有人,苏州厉精更始,奋楫笃行。
历史文化是源,城市发展为流,唯有源远方能流长。在苏州,温润江南水乡汇入火热发展洪流,南方的灵动与北方的厚重交融,汲古润今、与古为新,为“最强地级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经济是城市的体格,人文是城市的灵魂。唯美姑苏与富庶苏州双向奔赴,融汇成生生不息的城市脉动。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从苏工之美、苏菜之精,到园林之秀、昆曲之雅……人文和经济“两条腿”走路,让苏州一路走向世人向往的典范之城。
文化自信的共识,生发以文化城的共为。“复活”几近失传的宋锦技艺,打造“中国宋锦文化园”,企业家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艺”非遗桃花坞木版年画,创新为鲜活的苏州符号,古典有了当代表达。在苏州,以文化城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行政之力,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千年古城苏州,从对历史文脉的勾陈梳理中唤醒文化自觉,从对壮阔时代的深入体察中坚定文化自信,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走向文化自强。
合力共为,人文与经济双措并举。苏州努力开掘历史文化潜力,不断丰富经济发展内涵,将人文优势转化为城市动能:以经济活动“活化”千年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经济产品赋予人文价值,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活跃经济、升级消费;打造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平台,推动产业变革、城市更新。
勠力同心,重塑新时代城市精神。开放包容,“老苏州”“新苏州”齐心合力,打开服务全国、竞逐全球的格局;精工细作,“把一根丝劈成128股”的极致追求,彰显坚守实业、“智造世界”的雄心;用好“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这三大法宝,以“干部敢为”示范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淬炼出时时争第一、处处创唯一的城市品格。
人文与经济相融共生,为的是成果全民共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苏州,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民城市初见雏形。文化供给日益丰富,自建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芭蕾舞团,提供对标世界一流水准的文化大餐;高质量发展促进高品质生活,公共服务迈向更高水平“民生七有”,推窗能见绿,转角遇到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并进,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文明成为举手投足间的风景。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走进苏州,水韵灵动的城市风貌、吴风悠扬的城市氛围、经济勃发的城市活力、雅致惬意的城市生活……新时代《姑苏繁华图》正徐徐绘就。
坚持像营造苏州园林一样精雕细琢一座城市。苏州以文脉凝聚共识、以共识激发共为、以共为实现共享,努力实现人文与经济互促共进,全力探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
凝聚共识,以文化城;合力共为,城以文兴;全民共享,人为标尺。这是姑苏“双面绣”璀璨千载、开启未来的密码。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7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投资促进局获悉,我区以项目开工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导向,截至6月底,全区二季度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22-07-08
-
7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投资促进局获悉,我区以项目开工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导向,截至6月底,全区二季度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22-07-08
-
3月15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古交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公司拟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
22-03-18
-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中康时代康复医院、北京四惠中医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存在工作人员未严格落实定期进
21-08-30
-
中新网兰州8月28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冯志军)“刚开始说待三年,但三年之后又三年……”14年前受上级“委派”,在大漠戈壁深处的峡谷
21-08-30
-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张践)阿依古丽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2009年来到上海创业。十余年来,阿依古丽身边的小伙伴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21-08-30
-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记者翟濯)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8日举办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周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洪涝灾害共造
21-08-30
-
中新网防城港8月28日电(陈思华 罗婕 李尚珍)8月28日上午,广西防城港火车站增加4条到发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系广西“十四五”规划
21-08-30
-
河南第一产粮大市近800万亩未受灾秋粮长势喜人 有望以丰补歉 中新网郑州8月28日电 (记者 李贵刚)记者28日从“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
21-08-30